中国海关总署9月18日发布信息:
因从印度尼西亚进口1批冻带鱼1个外包装样本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,根据海关总署公告2020年第103号的规定,全国海关自即日起暂停接受印度尼西亚PT.PUTRI INDAH(注册编号为CR010-02)水产品生产企业产品进口申报1周,期满后自动恢复。

▼ 相关背景:
【优顶特·快评】
一、这是首家被“熔断”的境外企业
该境外企业为自海关9月11日发布“熔断机制”后,首家被“熔断”的境外水产企业,也是首家境外冷链食品企业。
二、进口食品防控:趋于精准化、科学化、常态化
在口岸对进口食品抽检,只是整个进口食品防控体系中的一个环节。 据悉,针对进口冷链食品,中国海关已经建立起立体防控体系: 每日跟踪国外疫情信息,并运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,对各国输华贸易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,对进口冷链食品提前风险布控、口岸加严抽检,对检出问题的工厂实施“熔断”。
说的通俗一点:产品还在海上,甚至在国外还没装船,就被中国海关提前研判风险;有风险的批次,会被提前“盯上”,到了中国入境口岸,会被抽检。
在这种精准化措施的基础上,实现了进口食品防控的科学化、常态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