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新闻

从北京食品厂厕所的阳性,看到全国食品冷链的阳光

日前,北京某食品公司男厕核酸样本检测阳性。经查,相关人员、环境、产品、原料均阴性。下游销地相关样品也阴性。食品公司“厕所新冠疑云”消散。

【优顶特快评】

此次检出阳性是厕所的1个地面涂抹标本,其他所有样本(包括原材料、食品、外包装、厂区环境、员工及其家属和社区人员、来访者)均为阴性。

一、“厕所阳性事件”的看点

虽然很多人仍然疑惑“男厕所这个阳性到底是怎么来的”,但此次事件的处理仍然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。

第一,北京工厂措施周密有序。对所有有可能的因素都进行了排查。

第二,保密工作出色,未引起不必要的恐慌。这里“保密工作出色”是褒义词。“120名员工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,采取隔日核酸检测方式,先后四次进行检测,结果均为阴性”——说明至少是7天前发生的事情,但直到第6天左右,才由下游的销地传出来。对于那些不确定很强的事情,只要能得到及时处置、如果法律法规没有硬性要求,就不见得随时对外发布消息,以免引起公众不必要的恐慌。

第三,北京工厂出席发布会。据公开信息,这是第一次由涉事企业直接参加政府疫情发布会。企业参加发布,既提供了一手信息、增强了说服力,也体现了企业的责任担当。这一模式以后可供借鉴。

第四,下游销地措施适度。北京方面及时向产品销地发出协查函。江苏宿迁接到该函后,“立即安排4名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接触人员调查,进行人员、物品及外环境采样送检工作。目前共采集相关接触人员咽拭子16份,面包半成品及包装表面样品9份,采集环境样品24份。经实验室检测,采集的所有咽拭子及样品新冠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。为保证广大市民健康安全,按照相关规定已对食品接触人员进行健康管理。”

可以看出,得到消息后,宿迁并没有搞“战时状态”、大张旗鼓,只派了有限的人员、采集了有限的样品(加起来几十份)、对接触人员采取了有限的措施(“健康管理”,不一定是“硬隔离”)。

二、物传人VS人传人,要有差别化处理,不能“一刀切”。

大量事实,包括最近河北、黑龙江等地的疫情来看,人传人的风险要远高于物传人,因此防范和处理措施应有所区别。染病以后的人传播病毒的风险很大,因此密接者必须隔离、接触的环境有必要进行消杀。但检出阳性的物品的风险就不一样了,如果对任何阳性物品,都采取“极限式”的措施的话,既非必要,也不可行,更不能持续。

相比此前某些地方一看到物品阳性就动辄检测几千、几万件,隔离几百几千人、搞得全国人尽皆知这样的“一刀切”、“大动干戈”,此次北京、宿迁等地的做法更加冷静、理性,同时也更加科学——因为他们知道:“物传人”的风险本来就非常低,对于非常低的风险,采取适度而不是过度、过激的措施,这就是科学的态度。

从全国来看,这种科学的态度越多,冷链背负的阴霾就越少、本该属于冷链的阳光就越多。